版权所有:追梦翔飞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3451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
新闻作者:闵大洪  发布时间:2011-04-22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p>本文提交&ldquo;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rdquo;国际学术研讨会<br />
(为庆祝北京广播学院成立45周年,北京广播学院中加信息传播研究中心、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于1999年10月15日联合举办了此次研讨会)</p>
<p>一、形成研究热潮的背景<br />
  1993年,美国&ldquo;信息高速公路&rdquo;(正式名称为&ldquo;国家信息基础结构&rdquo;,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缩写NII)计划出台后,立刻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和跟进,在全球掀起了建设&ldquo;信息高速公路&rdquo;的浪潮。中国从1993年起,开始实施以&ldquo;三金&rdquo;工程(指金桥、金卡、金关工程)为代表的涉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系列重大信息系统工程。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学术界迅速形成了对&ldquo;信息高速公路&rdquo;的评介、研究的热潮,其中不乏新闻传播学者对此关注的目光。<br />
  </p>
<p>  进入90年代中期,因特网(Internet)〔1〕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至本世纪末,因特网已将各国、各地区一&ldquo;网&rdquo;打尽。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1994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络(IHEP)和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正式接入因特网。1995年,邮电部宣布向用户提供所有因特网服务,中国的网络发展由封闭性的科研教育网络阶段进入到开放性的市场化网络阶段。近年来这一市场始终保持了发展的活力,用户数量高速增长,其社会作用日益显现。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因特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其中,新闻传播学者对因特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p>
<p><br />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因特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因特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ldquo;第四媒体&rdquo;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议上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mdash;&mdash;因特网。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因特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第四媒体作用方面。</p>
<p><br />
  当然,以上三个阶段是交叉进行的,也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以下将简述国内学术界对信息高速公路及因特网研究的一般状况,而着重描述新闻传播学术界对第四媒体的研究状况。</p>
<p>二、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研究状况</p>
<p><br />
  在对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的研究中,国内学术界所做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p>
<p><br />
1. 翻译<br />
国外不少代表性著作近年来以较快速度翻译成中文出版,从而在国内造成很大影响。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middot;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璟、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middot;戴森的《2.0版 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middot;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middot;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mdash;&mdash;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学术界还与出版社合作,有选择有计划地翻译当今站在研究前沿的外国学者的一系列代表作,形成丛书出版。如刘华杰主编的《计算机文化译丛》(共7 本,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1】、江西教育出版社策划的《三思文库&middot;赛博文化系列》(目前已出四本1999年2月出版)【2】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译著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1978-1998 20年中国备忘》专辑)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p>
<p><br />
2. 著作<br />
国内学者近两三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因特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3】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 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 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4】、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5】等。</p>
<p><br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研究基金近年来对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相关研究及时多次立项,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攻关,有些项目已经完成并正式出版。如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重点研究课题&ldquo;信息高速公路的社会影响&rdquo;,副院长刘吉亲自参与,金吾伦主持,课题于1998年完成后,以专著《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形式正式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又如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重点研究课题 &ldquo;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对大众传播的影响&rdquo; ,交由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完成。在明安香的主持下,该课题于1998年结项,1999年2月以《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为名正式出版(华夏出版社)。该书集中论述了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第五次革命,即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传播革命,对人类社会各方面将产生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对传统大众传播将产生的变革性影响。 <br />
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学科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对传播科技和网络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视。</p>
<p><br />
  以上出版的著作和正在进行的项目,显示了中国学术界对当代信息革命这一前沿研究领域尽可能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同步观察思考所做的努力。</p>
<p><br />
3. 论文与观点争鸣<br />
21世纪将是一个有别于工业社会的信息社会,这已是各国的共识。美国提出NII计划及各国相继提出自己的各自的NII计划,正是各国认识到这个大趋势所采取的战略性对策,是力争在21世纪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的重大步骤。中国在1993年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ldquo;信息高速公路&rdquo;发表了各种看法和各种意见,进行了有益的学术争鸣和探讨。最初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中国要不要搞&ldquo;信息高速公路&rdquo;。有人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落后,尚不具备足够的&ldquo;路、车、货&rdquo;(即信息传输信道、相关软硬件设备、信息资源和内容)等基本条件,因此应该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分清轻重缓急,不需要盲目跟进。但主流意见是:对信息高速公路的迫切需要,是世界各国所共通的,如果说我国有什么&ldquo;特殊国情&rdquo;的话,那只能是我们对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有着更为紧迫的需求,中国面对这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全力建设自己的信息基础结构,实现国家信息化。</p>
<p><br />
  如何看待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对传统大众传播业的冲击,是新闻传播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朱光烈于1994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第2期上发表了《我们将化为&ldquo;泡沫&rdquo;&mdash;&mdash;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文章对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予未来传播业发展的影响作了大胆的预测,如现存媒介将化为乌有;专业新闻工作者将化为&ldquo;泡沫&rdquo;;媒介自身发展的多样化、分散化和相互融合的趋势等。此后,不少学者针对其&ldquo;泡沫论&rdquo;撰文与之商榷,指出现存各种传播手段与传播工作者都不会消失,而是会借助信息高速公路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时至1998年,《现代传播》接连以卷首头篇的重要位置发表了苏克军撰写的《后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mdash;&mdash;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传播革命》(1998年第3期)和《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冲击》(1998年第4期)两篇长文。尤其是第一篇文章提出了&ldquo;后大众传播&rdquo;的概念,作者指出,它指代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全新的传播方式。文章勾勒了正在走向后大众传播的发展大趋势,并描绘了后大众传播的特征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变革,包括媒介的融合、信息数字化、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参与、传播的个人化和个性化、&ldquo;受众&rdquo;的消失、传播者的角色转换、信息传播的难以控制等。</p>
<p>三、第四媒体研究状况<br />
将因特网作为第四媒体来研究,已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p>
<p><br />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媒体工作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p>
<p><br />
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br />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拉斯韦尔(Lasswewell,H)所提出的&ldquo;五W线性传播模式&rdquo;构成了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传者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第四媒体所具有的传播特点和功能则完全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线性架构,因而导致传播理论的框架需要变化。一些学者正是首先从这一点切入展开了相关研究。如陈力丹撰写的《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5、6期合刊)一文,讨论了大众传播理论面对第四媒体上特有的综合传播和对话形式,将如何调整研究框架和研究重点。此外对于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M)60年代所提出的&ldquo;媒介即讯息&rdquo;,(The media is the message)、&ldquo;传播工具之热性凉性&rdquo;之说等论断也再度引起了国内新闻传播学者的关注。如屠忠俊撰写的《网络多媒体传播&mdash;&mdash;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载《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一文,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J.P)提出的维量模型详尽分析了麦氏理论,指出&ldquo;从报刊到广播到电视,传播工具与受众的交互作用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越来越热的过程,更不是单纯的越来越凉的过程,而是一种热性与凉性都越来越强的过程。&rdquo;卜卫撰写的《因特网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一书第十三章)在指出因特网改变了职业传播者的工作方式、大众传播的特征和传&mdash;受关系之后,特别强调原本就&ldquo;特别缺乏理论系统&rdquo;的大众传播学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传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命题或模式以及若干学说需要重新阐述,不仅如此,传播学还必须考虑建立新的概念、命题等来解释网络媒体的传播性质,并且需要更多地考虑传播以外的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针对因特网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情况,陈力丹撰写的《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1期)发表了以下论断:传播技术上获得的自由和从技术上予以控制,是一种身影关系,现在的控制方式主要是软性的对话关系和对策关系;因特网普及了一定的虚拟自由权利,虽然并非人人行使这种权利,但机会本身给了人以自由的感觉。</p>
<p><br />
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br />
因特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必然会对传统的新闻传播形成冲击,进而打破一个国家内原有的传播秩序。闵大洪撰写的《&ldquo;一种媒介,多种声音&rdquo;与&ldquo;多种媒介,一种声音&rdquo;&mdash;&mdash;因特网挑战中国大陆新闻传媒》(载《新闻记者》1998年第7期)在分析了第四媒体的信息传播实态后,着重论述了因特网对国内新闻报道模式和言论空间所带来的冲击。刘津撰写的《权力的消解与转化&mdash;&mdash;试论网络时代网上权威传媒的强势控制作用》(载《新闻学探讨与争鸣》1999年夏季号)指出,由于全新的网络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传统媒介凭借其在传播过程中居于中心控制地位而建立的稳固信息特权正在迅速走向终结,代之而来的是昔日的弱势群体&ldquo;大众&rdquo;作为无数力量和权利的个体崛起,大众媒介集于旧有传播格局的强势作用逐渐归于消失。吴廷俊撰写的《互联网络成为大众传媒的社会环境》(载《现代传播》1998年第2期)则指出,政府对网络传播的管理应由控制本位转换为自由本位,新闻机构要发展网络新闻传播业,应把传播方针由传者本位转换到受众本位,只有完成了这两个转换,才有可能使中国的网络传播事业有大作为。</p>
<p><br />
3、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br />
新闻媒体即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通讯社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后,建设和经营问题随之而来,实践中产生的大量问题有待进行理论总结并反过来指导实践。在中国新闻媒体刚刚掀起上网热潮之际,一些学者首先对国外海外一些成功的新闻媒体网站进行了评价。如唐绪军撰写的《美国报界在因特网上的经营方式及其发展趋势》(载1997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总结概括了美国报界利用因特网的五种基本模式;闵大洪撰写的《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对日报《朝日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台湾《中国时报》(载1997年第3期《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电子版的运作和经验作了评价。随着国内新闻媒体网站的发展,一批从不同角度探索网站建设和经营的论文、文章开始涌现。如邓忻忻撰写的《因特网站模式分析》(载1998年《中国记者增刊&middot;现代媒介经营》)、王靖韬、赵壮撰写的《中国网络广告现状与前景》(载1998年《中国记者增刊&middot;现代媒介经营》)、高钢撰写的《迎接&ldquo;第四媒体&rdquo;时代的到来&mdash;&mdash;《华声报》电子版的实践与思考》(载1998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闵大洪撰写的《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mdash;&mdash; 新闻媒体网站电子论坛刍议》(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3期)、唐绪军撰写的《对网上中国报纸的调查分析》(1999年7月提交全国记协召开的&ldquo;99中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rdquo;)等。尤其是不少新闻媒体网站负责人将实际运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理论思考所撰写的文章,对网站的建设和经营更具有直接的意义。</p>
<p><br />
4、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br />
网络传播的兴起,促使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从90年代中期起,陆续制定了有关网络传播的法规。在网络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安全、色情、侵犯个人隐私、诽谤、造谣、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的案例在各国层出不穷,现实中的法律如何应对也成为迫切需要。美国提出&ldquo;信息高速公路&rdquo;后,1996年最先出台了新的《电信法》。这一法规旨在打破电信业、传播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壁垒,美国随即出现了一股电信业、信息业、大众传播业之间重新整合的浪潮。国内的新闻传播学者立刻注意到了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法规及出现的新动态,对此及时进行了研究。如郭庆光发表了《21世纪美国广播电视业新构图&mdash;&mdash;〈1996年电信法〉的意义与问题》(载1996年《国际新闻界》第6期)。又如展江通过对该法实施一年的跟踪观察,又撰写了《〈1996年通信法〉给美国带来了什么?》(载1997年《国际新闻界》第4期),指出该法实施后美国传媒业并未见竞争高潮,而是在跨媒介、跨行业、跨国三种垄断形式下,正在追求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占有率,对新闻界传统的社会责任形成无视的事实。1997年8月,德国通过了《为信息与通信服务确立基本规范的联邦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针对网络的专门法,在德国一般称为&ldquo;多媒体法&rdquo;。唐绪军在该法公布之日便从网上下载,进行了翻译、分析工作,并随即撰写了长文《破旧与立新并举,自由与义务并重&mdash;&mdash;德国&ldquo;多媒体法&rdquo;评介》(载1997年《计算机世界》第47期)。</p>
<p><br />
  应该指出的是,对于国内网络传播中不断产生的法律问题及案例,新闻传播学者的研究很少见,倒是法律工作者出于专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此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p>
<p><br />
5、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br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卜卫、刘晓红于1998年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和数据库调查方式,了解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日报社(China Daily)的编辑、记者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情况。她们撰写的《新闻记者的网络使用&mdash;&mdash;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日报社记者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研究报告》(载1998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指出,大多数新闻从业人员对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持高接受态度;被访者相信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将会大大增加在新闻的信息量、传播时效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增加了媒体之间、记者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有可能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促进新闻报道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这一调查是国内相关研究中首次较大规模的调查。</p>
<p><br />
6、硕士博士学位论文<br />
1997年,一些新闻院校(系)的研究生开始以信息技术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的变化、影响为题的学位论文通过了答辩,从而开辟了新闻学传播学学位论文中的一个新领域。1998年一些在校在职的研究生则开始以网络传播为题提交毕业学位论文。他们学术视野较开阔,知识结构较合理,对网络的掌握和使用较早,因而论文对第四媒体的特性和规律以及传统新闻媒体在网络上的发展有着独到的分析和见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宣增培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大众传播的影响&mdash;&mdash; 网络媒介发展趋势刍论》,对网络媒介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在职研究生王澄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研究个案,对国内报纸网站的建设与经营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研究生黄鹂撰写的硕士论文学位论文《我国大陆网络报刊的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对报刊网站的形态特点、经营管理、对受众的影响等问题作了剖析。1999年一些在校在职研究生继续对网络传播给予了关注,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周勇的论文《走上网络&mdash;&mdash;传统大众传媒如何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围绕新闻媒体网站经营、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网络传播中言论及控制、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职生(新闻学院教师)彭兰的论文《试论网络报纸的特性及编辑对策》在对报纸网络版和印刷版在形态特性上进行对比之后,着重阐述了报纸网络版编辑手段的运用。</p>
<p>四、&ldquo;第四媒体&rdquo;研究存在的问题</p>
<p><br />
  总起来看,国内对第四媒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我国网络人口截止到1999年6月底为4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公布),仅占全国人口的0.32%,不仅与发达国家所达到的百分之十几至四十几的高比例相差甚远,甚至与网络人口占全球人口的平均数2.6%也有不小距离。也就是说,因特网在我国远未成为第四媒体,其蕴藏的能量和影响力远未显现出来,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我国学者对其的观察与研究自然滞后不少。二是我国从事网络研究的新闻传播学者,相对来说理论、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不足,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落后,甚至对网络传播的实态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译介评介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没有。</p>
<p><br />
  在新闻传播院校(系)的教学方面,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在1997年便开设了&ldquo;电子传播&rdquo;(主要内容为网络传播)必修课,并依托人民日报网络版进行技能层面的培训,其他一些院系也利用开讲座等形式,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授网络传播的知识,但迄今为止,全国新闻传播院校(系)尚无一本全面、系统的网络传播教材。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一些新闻院校已将网络传播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上的工作业已启动。尤其是一些新闻院系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了&quot;硬件&quot;建设的力度,尤其是一些新闻院系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了&quot;硬件&quot;建设的力度,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解放日报社、清华紫光集团合作,于1999年5月建成了电子采编实验室,这一实验室在联网的条件下,使学生可以运用计算机完成报纸采编流程的全过程。又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新闻传播实验室,第一期工程已于1999年9月完成并投入使用。新闻传播实验室全部建成后,将具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数码摄影、广告设计、媒体管理、新闻数据库等功能。新闻院系呈现出的以上良好态势,对学科&quot;文理兼容&quot;的发展趋势和&quot;复合型&quot;人才的培养,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p>
<p><br />
  特别要指出的是,因特网并不能单纯理解为传播媒体&mdash;&mdash;第四媒体。也就是说,研究者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对整个网络传播领域予以关注,包括每一项重大的新技术的推出、新功能的实现、新概念的提出等,因为这些进展都会对网络传播带来新的变化。实际上,今天IT界和IT专业报刊对网络传播方方面面问题的观察和研究来得更为及时更为透彻。换句话说,新闻传播学者今日研究之力所不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远离IT界和IT产业,不象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那样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尽管&ldquo;术业有专攻&rdquo;,但若没有一个&ldquo;基础平台&rdquo;,则很难对第四媒体有全面准确的把握。</p>
<p><br />
  1997年7月,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所出版了所刊《传播文化》第五期,这一期为《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资源初探》专辑。研究者利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词的方法,寻找出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然后进行了描述分析。当时在亚太地区搜寻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其中台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找到任何网站。两年过去了,国内传播学术资源上网的情况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改观:一是不少新闻院校(系)设立了网页;二是《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南方电视学刊》等一些新闻传播类专业刊物先后上网;三是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网站(包括一些新闻传播领域从业人员所建立的个人网站或专栏)已开始出现。较有规模和知名度的有&ldquo;浙江在线&rdquo;负责人孙坚华的《新媒体观察》专栏、《生活时报》记者郑直的个人网页《记者郑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闵大洪的个人在线文库《大洪视点》、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魏永征的个人在线文库《老魏说法》等。1999年10月,浙江在线正式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网站&ldquo;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rdquo;( China Journalism Review,<a href="http://www.cjr.com.cn/">http://www.cjr.com.cn</a>),标志着中国传播学术资源上网进程迈出了一大步。</p>
<p><br />
  尽管有这样一些进步,但总起来看,国内传播学术资源上网仍处于起步阶段。如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网页均是简单的介绍,且处于长期不更新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因为它受制于本校网站的建设和运作。倒是像北京广播学院这样的网站,由于能够发挥整体优势,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作为国家设立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机构,于1999年10月才设立自己的网页,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该所于1997年底参与开通的我国第一个传播学术资源网站&ldquo;网上中国新闻界&rdquo;,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等各种因素,尚未正式运作便已夭折。传播学术资源上网状况及水平无疑是反映网络传播研究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方面,我们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p>
<p>五、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前瞻</p>
<p><br />
  近三四年来,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传播学界的一项热门研究课题。举凡学术刊物,没有不包含网络传播研究内容的;举凡学术研讨会,没有不涉及网络传播话题的。国内的一些院校和研究机构甚至及时调整部署研究力量,设立新的研究单位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如华中理工大学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ldquo;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rdquo;;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新设立&ldquo;网络与数字传媒&rdquo;研究室。在国内,除新闻传播研究机构、院校及有关部门对第四媒体的发展状况予以高度关注,不断加强研究力度外,不少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站的负责人、业务骨干结合对第四媒体的实际运作,也对众多问题进行了思索和探索。1997年10月16、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ldquo;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rdquo;;1999年7月1日至3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办了&ldquo;99中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rdquo;。这两次大型研讨会虽然从网络传播学理的角度不能给予很高评价(其会议目的也不在此),但对国内新闻媒体网站交流经验、提出发展建议,认识网络传播的特性和规律,起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会上提出的众多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为国内传播学界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选定,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轮廓。</p>
<p><br />
  基于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界当前网络传播研究状况,包括学术视野、知识结构、研究条件等,企图一下建构起网络传播的理论模式是不现实的。故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方向不应好高骛远,研究课题不应求大求全,研究的主攻方向应首先放在当前网络传播这样一些突出问题上:<br />
1. 网络传播法规<br />
2. 网络传播中的道德与自律<br />
3. 网络传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br />
4. 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含网络广告)<br />
5. 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br />
6. 网络传播与语言文字(符号)<br />
7. 网络传播与青少年;网络传播与女性<br />
8. 新闻传播院校(系)网络传播课程设置(含教材编写)<br />
9. 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传媒的关系<br />
10. 网络传播与人际交往<br />
11. 网络传播与文化(如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本土文化)<br />
12. 网络传播与全球化</p>
<p>  在对这些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的同时,必然会导入对原有传播理论的思考、扬弃和发展,在这一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步建立起包括新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和传播模式在内的网络传播理论架构,并对整个传播学理论武库增添新的利器。</p>
<p>注释:<br />
〔1〕 因特网,即Internet,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7年7月18日确定公布。 此前曾被译作&ldquo;国际互联网络&rdquo;而广泛使用,实际上今天&ldquo;因特网&rdquo;、&ldquo;互联网<br />
&rdquo;在内地处于混用状态。港台及海外将&ldquo;Internet&rdquo;译为&ldquo;网际网路&rdquo;。<br />
〔2〕 1999年10月15日,在&quot;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quot;研讨会上发言后的讨论中,有在<br />
场北京广播学院学生指出,本文提出的网络传播研究领域,应加上&quot;网络传播与人<br />
际交往&quot;。会后我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对原来的一些问题又作了修改。当然,需要<br />
研究的网络传播领域还可以提出一些,并加以细化。重要的是,这件事使我再次<br />
感受到&quot;学术的进步、思想的推演,不能闭门造车、敝帚自珍,必须在激荡中延续<br />
、发展;大众传播学的奠基人宣伟伯(Wilbur Schramm)生前常说要'思想碰得吱<br />
吱叫',正是此理。&quot;(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朱立为《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br />
》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华书局1999年9月出版)</p>
<p><br />
附:五套网络丛书书目<br />
【1】《计算机文化译丛》书目:<br />
1、《皇帝的虚衣:因特网文化实情》<br />
〔美〕摩尔 著,王克迪、冯鹏志 译<br />
2、《超越计算:未来五十年的电脑》<br />
〔美〕邓宁、麦特卡菲 编,冯亦东 译<br />
3、《赛伯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br />
〔英〕巴雷特 著,李新玲 译<br />
4、《机器的奴隶:计算机技术质疑》<br />
〔美〕罗林斯 著,刘玲、郭晓昭 译<br />
5、《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和秩序》<br />
〔美〕普拉特 著,郭立峰 译<br />
6、《大师的智慧:十五位杰出电脑科学家的生平与发现》<br />
〔美〕萨沙 等著,刘军 译<br />
7、《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br />
〔加〕德克霍夫 著,汪冰 译</p>
<p>【2】《赛博文化系列》书目<br />
1、《赛博空间和法律:网上生活的权利和义务》<br />
〔美〕爱德华&middot;A&middot;卡瓦佐、加斐诺&middot;莫林 著,王月瑞 译<br />
2、《赛博犯罪:如何防范计算机犯罪》<br />
〔美〕劳拉&middot;昆兰蒂诺 著,王涌 译<br />
3、《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br />
〔美〕马克&middot;斯劳卡 著,黄锫坚 译<br />
4、《赛博医学:计算机如何帮助医生和病人提高医疗质量》<br />
〔美〕华纳&middot;V&middot;斯赖克 著,秦笃烈 译</p>
<p>【3】《网络文化丛书》书目:<br />
1、《网络创世纪 &mdash; 从阿帕网到互联网》 郭良 著<br />
2、《21世纪网络生存术》 姜奇平 著<br />
3、《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 王小东 著<br />
4、《得乐园 失乐园 &mdash; 网络与文明的传说》 李河 著<br />
5、《孤独的狂欢 &mdash; 数字时代的交往》 吴伯凡 著<br />
6、《生活在网络中》 严峰、卜卫 著<br />
7、《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 胡泳、范海燕 著</p>
<p>【4】《透视网络时代丛书》书目<br />
1、《重建巴比伦:文化视野中的网络》 陆俊 著<br />
2、《终极市场:网络经济的来临》 严耕 著<br />
3、《猫与耗子的新游戏:网络犯罪及其治理》 孙伟平 著<br />
4、《延伸的世界:网络文化及其限制》 冯鹏志 著</p>
<p>【5】《数字论坛丛书》书目:<br />
1、《骚动与喧哗 &mdash; IT业随笔》 方兴东 著<br />
2、《中关村问题》 刘韧等 著<br />
3、《寻找网上中国》 陆群 著<br />
4、《电脑,穿越世纪的精灵》 段永朝 著<br />
5、《数字财富》 姜奇平 著<br />
6、《数字论坛 &mdash; 计算机业批判》 方兴东 著<br />
7、《另类空间 &mdash; 网络胡话之一》 胡泳 著<br />
8、《我们是丑人和Luser &mdash; 网络胡话之二》 胡泳 著<br />
&nbsp;</p>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追梦翔飞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追梦翔飞网络工作室 技术支持:229835180 技术热线:15802511746 | 备案号:湘ICP备09011859号